幣圈逐倉和全倉的區別
文章出自:閃電下載站 編輯時間:2025-04-02 09:06:35
在幣圈合約交易里,逐倉和全倉那可是兩種不一樣的保證金管理模式。它們主要的差別,就在資金咋用、風險咋控制還有適合啥樣的情況這些方面。下面咱就來好好比劃比劃,詳細嘮嘮這倆的不一樣之處。

一、保證金使用范圍
全倉模式:賬戶內所有可用資金(包括未實現盈利)均作為共享保證金池,支撐所有持倉。
逐倉模式:每筆交易的保證金獨立核算,僅鎖定該倉位所需的部分資金。
二、風險隔離與爆倉后果
全倉模式:
風險共享:不同倉位的盈虧會相互抵消,若某一倉位虧損,系統可能動用其他倉位的盈利或保證金來維持該倉位。
爆倉風險:當整體保證金不足以覆蓋虧損時,所有持倉可能被強制平倉,賬戶資金全部損失。
逐倉模式:
風險獨立:每個倉位的虧損僅影響自身保證金,不會波及賬戶其他資金或其他倉位。
爆倉后果:單筆倉位爆倉僅損失該倉位鎖定的保證金,賬戶剩余資金仍可繼續操作。
三、資金利用率與杠桿效應
全倉模式:
資金利用率高:共享保證金池允許更靈活調配資金,尤其在多倉位對沖時,可減少總保證金需求。
實際杠桿可變:例如賬戶有1000 USDT,若僅用500 USDT開倉,實際杠桿可能低于名義杠桿。
逐倉模式:
資金利用受限:每筆交易的保證金固定,無法動態調配其他倉位資金,但可通過分散投資降低單次風險。
名義杠桿即實際杠桿:若以10倍杠桿開倉,實際杠桿即為10倍,爆倉閾值更明確。
四、適用場景與用戶群體
全倉模式:
適合場景:套期保值、量化交易及多倉位對沖策略,尤其是需要利用未實現盈利支持其他倉位時。
適合人群:經驗豐富的交易者或機構,能夠實時監控賬戶整體風險并快速響應市場變化。
逐倉模式:
適合場景:短期投機、高波動行情或嘗試新策略時,需嚴格控制單次虧損。
適合人群:新手或風險偏好較低的交易者,希望避免單次失誤導致賬戶歸零。
相關新聞: